首页 > 政务要闻

五年巨变看夏邑

时间:2017-06-12 08:17:45 来源:

1.jpg

 

2.jpg

    夏邑县产业集聚区永安纺织投资3亿元新上1万吨高端面料项目,生产的“天女花”牌系列产品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

3.jpg

夏邑县连续1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

4.jpg

车站镇沈庄村走食用菌基地+农户之路,家家住上小洋楼,户户搬进“沈庄新村” 

  

    金色六月,小麦收割季节。走进夏邑县乡村,近万台联合收割机,像一艘艘舰船,分布在全县129万亩小麦的“海洋”里,乘风破浪,砥砺奋进。村头巷尾、农家小院,到处晾晒着刚打下来的小麦,一片金黄。田间蔬菜大棚,左右相连,一望无际。大棚里辣椒、茄子挂满枝头,一派丰收景象。

    走进夏邑县城感受最深的是雪枫路的徽韵,大街两侧到处是徽派建筑的白墙、灰瓦、马头墙,映衬着风格各异的石雕牌坊及麒麟雕塑,无不彰显孔祖徽韵,凸显夏邑特色。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县城到处五彩缤纷,绚丽多姿。音乐喷泉灯光千变万化,高楼大厦身披彩衣,游园广场靓丽绚烂。绿绿的树灯,红红的宫灯,黄黄的石灯,迷人的地灯,缤纷的桥灯,明亮如昼的雕塑灯,靓丽无比,美不可言。

    2012年以来,夏邑县在市委、市政府正确领导下,全县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,积极应对新变化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各项工作,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圆满收官和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
    坚持科学发展,综合实力不断提升

   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,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.3:38.1:38.6,实现了由“二三一”向“三二一”的转变。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.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.6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.7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.9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5098元、5445元增加到24179元、9415元;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较2011年年末增加127.5亿元、32.6亿元。产业集聚区、商务中心区、招商引资、重点项目、新型城镇化、美丽乡村、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全市领先,在2016年度考核评比中,均位居全市第一。

    坚持精准施策,脱贫攻坚成效明显

    紧扣中央“六个精准”、河南省“五个办法”和“十个方案”,严格执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政策,全县识别贫困村143个、12.8万人。按照“五个一批”要求,建立“凡提必扶”和“召回”工作推进机制,明确脱贫村“十个一”标准(一个村室,一个产业,一个卫生室,一条环村路,一“壶”清水,一个文化广场,一个垃圾填埋场,一个杂物堆放场,一面宣传墙,一条信号线)。围绕“两不愁”和“三保障”,积极探索产业扶贫、金融扶贫、保险扶贫新模式,累计完成64个村、8.8万人脱贫任务,顺利通过国家扶贫办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。“凡提必扶”制度和“政银保六位一体”金融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。

    坚持精准发力,两区建设全面提速

    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8.9平方公里,入驻“四上”企业169家,纺纱规模220万锭,总量全省第一,织布能力10万吨、服装加工能力1.2亿件,产品涵盖纤、纺、织、印染、服装等多个领域,引进了迪卡侬、阿玛尼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27个,培育了天女花、富太太等自主品牌39个,成功争取全省印染行业布局夏邑,进入“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”行列。在全省组织的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,连续两次代表商丘市迎检,均取得黄淮四市第一名的好成绩。商务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,道路、供排水、供电、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栗城大酒店、华丰益佰商业广场等主体工程已完工,中原商贸港、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,获得“河南省十快服务业‘两区’”称号,被评为“河南省二星级服务业‘两区’”。

    坚持扩大开放,发展基础不断夯实

    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,着力招大引强,新落地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6个,其中工业项目71个;利用省外资金297.5亿元;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.8亿美元;完成进出口总额1.9亿美元。拥有永安纺织、华鹏纺织、大洋纱线、方舟棉业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40余家。五年累计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548个、25亿元,其中,中央和省投资12.1亿元,项目个数和资金总数位居全市前列;95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,完成投资496.2亿元。

    坚持统筹发展,城乡面貌明显改观

    围绕产业集聚区、商务中心区、新城区、老城区、天龙湖风景区“五区”融合发展,着力打造一湖(天龙湖)一河(古运河)一环(和谐大道、华夏大道、县府路)景观带,被确定为“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”和全省首批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”,城镇化率由2011年年末的37.7%增加到46.8%,提高9.1个百分点。城区道路、学校、医院、专业市场、广场游园等基础配套顺利实施,长寿阁、博物馆等公共场馆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,县府路西延东扩、栗城路徽派街改造等城建工程有序推进,桃花岛、杏花村、古树园等园林景观档次不断提升,顺利通过“国家级园林县城”复检。积极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,大力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,逐步规范早夜市和店外经营秩序,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。认真实施“五个一”工程(一个集贸市场、一个文化广场、一个垃圾掩埋场、一条品相街、一个主导产业),太平镇被评为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”,车站镇被评为“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”,太平镇太平西村和歧河乡青铜寺村入选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。

    坚持改革创新,发展活力持续释放

    政府职能改革顺利推进,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、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;行政审批事项由135项精简到104项,非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取消,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全部完成;投融资体制逐步优化,组建5家投融资公司,成功引进中原证券进驻夏邑;“营改增”全面实施,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;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,“先照后证”工作模式受到国家工商总局充分肯定,《中国工商报》进行了专题报道;深化供销体制改革,被列为全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;深化住房制度改革,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,发放购房补助资金2919万元;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机制全面落实,建设“双创”项目17个。

    坚持发展为民,社会事业全面进步

    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惠民政策,坚持每年办好“十件实事”,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。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,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,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。教育事业不断进步,新建改建中小学校601所。完成县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和第二人民医院新址搬迁,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,隋唐大运河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持续抓好安居工程,一批公租房、廉租房陆续投入使用,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.6亿元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.6万户,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。加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,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切实保障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连续五年被评为“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”。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,群众安全感指数和满意度逐年提高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制,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。

    坚持常抓不懈,政府建设全面加强

    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主题教育活动,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。围绕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的意见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立行立改,较好完成了各项整改任务。认真贯彻中央、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,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。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建立权力、责任、涉企收费清单,行政权力规范运行。全面清退超标办公用房,规范公务接待、公务用车行为,“三公”经费大幅下降。深入开展重要领域、重点工程、重大资金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,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。持续加强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,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新成效。

    坚持创先争优,对外形象全面彰显

    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、全国西瓜之乡、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、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县、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、全国一事一议管理规范县、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县、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、全国科普示范县、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、中国棉纺织名城、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等称号,代表商丘市圆满完成“国家森林城市”考核验收。成功举办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场会、中国鞭陀文化节、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经验交流会、全省林业专业合作社现场会、全省卫生监督执法现场会、全省水政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观摩会、河南省民间传统体育大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。

    今后五年奋斗目标

    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:

   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按照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改革创新、开放带动为总动力,着力创新引领,着力优化结构,着力改善民生,着力脱贫攻坚,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为推进夏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   发展目标:

    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.5%,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5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5%,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。

    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:

    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;

    坚持以重点项目为引擎;

    坚持以城乡一体为统筹;

    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;

    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。